歷史與現狀
四千年前,埃及人馴服了野雁而開始人類飼養鵝 / 鴨等牲禽,起初只是為了肉品需求而進行的養殖,直至二百年前歐洲人發現鵝鴨羽毛具有保暖的功能,並且同時有透氣、柔軟的特質,因此歐洲皇室宮廷為首開始使用羽絨寢具,而有錢的人也會穿著羽毛來以作為地位的象徵。在18世紀產業革命之後,人們利用機器替代人力,就此開始進入羽毛的量產新時代。
台灣羽絨製造業開始於1950年代開始發展,經過數十年的努力,成為國際上知名的加工地區。自80年代中期起,台灣地區鵝鴨羽毛的供給量對於台灣地區業者的需求已供不應求,於是業者開始改變原料來源,本來由國內自行收集羽毛的方式改變成進口羽毛加工。
羽毛之產地主要集中於歐洲、北美、東南亞及中國大陸。當緯度愈高,四季分別愈顯時,鵝鴨等水禽抗寒能力強,相對的,羽絨品質也愈好。